报名咨询电话

0357-2682738-2682063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校园文化 > 精神文明 >

点滴心灵氧吧(第二十二期)

作者:admin来源:未知时间: 2019-08-24 人气:

点滴心灵养吧(心理咨询)

(第二十二期)

点点滴滴做,做点点滴滴!

如何奖惩孩子?

奖惩孩子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今天我还要再啰嗦几句。为了让孩子学习好,行动快,我们会奖孩子钱或物。这个做法是错的。是吗?有人会瞪大眼睛,一脸茫然。从心理学上说,我们把孩子学习的动机转化成外部动力了。(而德西效应是叙述的是老太太如何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转化为外部动机)懂点儿心理学的家长知道:如果考得好奖200元,200元下次会变多少?200元如果没给,那么孩子的学习动机就没有了。由此可知,外部刺激带来的进步是短暂的。只有源自内部的喜悦才有生命力。

作为家长,我们奖励和惩罚孩子时要把握那些原则呢?

1.奖励孩子的行为,而不是目标。具体孩子做的事,例如自己洗衣服,独自做完一道题等等。

2.奖励要及时,达到强化行为的目的,相同的行为多次出现。

3.避免顺从自己的情绪。例如自己心情好,孩子就可以打游戏;心情不好,就不能玩。

4.惩罚要预告,提前告知惩罚的方法和原因。有预告的惩罚是不伤人的。

当然这里我要区别一下骂人、打人和批评的区别。打人和骂人都是发泄情绪的,并不解决问题,只是通过一件事否定了一个人。有的是对人身攻击,“你能干了什么?”“脑子进水了?”,有的辱骂让人有羞耻感,以至于有人三四十岁了,还耿耿于怀幼年的伤害。批评则不同,一定是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教会孩子如何做。

阅读:

德西效应心理学家德西曾讲述了这样一个寓言: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方法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德西效应在生活中时有显现。比如,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如果你这次考得100分,就奖励你100块钱”、“要是你能考进前5名,就奖励你一个新玩具”等等。家长们也许没有想到,正是这种不当的奖励机制,将孩子的学习兴趣一点点地消减了。在学习方面,家长应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增进孩子对学习的情感和兴趣,增加孩子对学习本身的动机,帮助孩子收获学习的乐趣。家长的奖励可以是对学习有帮助的一些东西,如书本、学习器具,而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奖励,则最好不要。

版权说明【我们尊重原创,部分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